外泌体
-
国内外泌体领域进展总结(2021年12月)
12月份国内新出的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领域论文不完全统计有223篇。IF>10的30篇。本期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外囊泡pIgR驱动肝癌干性/发生和转移、RNA-RNA交互网络促进谷氨酰胺代谢诱导肝癌发生并通过PD-L1外泌体阻碍…
-
哈佛团队开发出一种简便磁性挤压方法制备内体衍生囊泡用于药物递送
泌体的放大生产和有效载药是限制基于外泌体的药物递送临床转化的两个现有挑战。来自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简便的磁性挤压方法,用于制备内体衍生的囊泡,也称为外泌体模拟物(EM),与天然外泌…
-
人类iPS细胞衍生外泌体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发现细胞外囊泡 (EV),包括外泌体和微泡,在各种生物过程和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具有保护作用,干细胞衍生的 EV 可用于减少受体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此外,EV/外泌体已被用作干细胞和实质细胞之…
-
外泌体促进表皮细胞迁移加快皮肤创伤修复
近年来,研究人员将外泌体与皮肤疾病联系起来,发现外泌体不仅参与皮肤生理、病理过程,如调节皮肤微环境中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促进皮肤缺损处血管新生及胶原沉积,以及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同时还在皮肤微…
-
外泌体疗法可有效清除皮肤皱纹
近年来,研究人员将外泌体与皮肤疾病联系起来,发现外泌体不仅参与皮肤生理、病理过程,如调节皮肤微环境中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促进皮肤缺损处血管新生及胶原沉积,以及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同时还在皮肤微…
-
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转化医学的现代方法
几十年来,间充质干细胞 (MSCs) 凭借其分化能力、强大的免疫调节特性以及易于培养和操作的能力,在再生医学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最近的研究表明,MSCs 的多效作用与其分化能力无关,而是由可溶性旁分泌因子的分泌…
-
关于国自然项目外泌体方向的思考
马上又要到一年一次的国自然标书季了。应该拿点什么前期数据来作为标书内容呢?想必不少朋友都在做外泌体相关的研究,还是要提几点。 外泌体相关标书这两年的中标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从去年的2000多项,掉到了…
-
Cell Death Dis:肿瘤源性外泌体ncRNAs在胶质瘤的疾病进展、检测和耐药性中的研究现状
神经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且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尽管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药物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胶质瘤的预后仍然很差。胶质瘤的肿瘤微环境(TME)非常复杂,包括了许多细胞成分,如胶质瘤细胞,基质细胞…
-
外泌体提供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 等生长因子用于骨愈合
随着患病人数不断增多,骨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柳叶刀·健康长寿》近期刊登的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骨折病例约4.55亿,比1990年增加了70.1%;新发骨折病例约1.78亿,比1990年增加了33.4%。这不仅影响患者…
-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脂肪肝源性外泌体内miR-7致微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俗称“脂肪肝”)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肥胖体质气虚及痰湿较重,容易造成痰浊内停,日久致痰瘀互结,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特点。在此病理进程中,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的病理性改变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