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4.25亿,也就是说全球每11位成人中就有1位罹患糖尿病,较2011年的3.66亿增加近16%。
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截止至2017年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在人口中占比为9.7%,其中有46900名儿童和青少年。2017年仅中国就有842993人死于糖尿病,其中33.8%出现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此外,还有6129万患者没有确诊糖尿病。
01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并能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类型的特点,让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干细胞生产出充足的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资源,满足β细胞替换、达到胰岛素非依赖的广泛需求。 12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临床案例
以及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可溶性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来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和调节炎症的特性,使其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大有可为。干细胞治疗同时也具备不良反应小、血糖稳定、预后好等优点。
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的出现,为糖尿病的攻克找到了新的希望。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已有上千例。
这些公开的案例表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这一疗法确实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逆转,同时对胰岛素的依赖也可大大降低。经过长期对治疗后患者的随访,接受这一疗法的患者,最多可以三年不再需要胰岛素。并且在临床上这一疗法没有明显的不良危害。
根据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linicaltrials.gov)统计,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已有214项。其中在中国范围内展开的就有40项。
案例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在发表于《干细胞研究及进展》(Stem Cell and Development)上的临床研究中,有3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射。这30名患者的病程均在5年以上,并且都接受了三组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在一年的随访期中,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的病人对胰岛素的需求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没有这种效果。 研究还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改善,接受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的病人的C肽反应有增加(C肽能够反应胰岛细胞的功能)。从这项临床研究中人们看到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一个优势——能够降低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需求。
案例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研究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治疗对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3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 治疗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血糖,增加患者的C肽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 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潜在效果。
案例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利拉鲁肽组合治疗2型糖尿病 研究者:南京军区糖尿病护理中心 治疗对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两组,分别接受LIRA(利拉鲁肽)治疗或LIRA+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 治疗结果:LIRA+MSC组合治疗能改善葡萄糖代谢和β细胞的功能。 结论:利拉鲁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
造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案例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的β细胞被自身T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时停止免疫损害、改善β细胞功能是关键。 案例4: 干细胞凝胶治疗糖尿病足 研究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治疗对象:一名57岁的2型糖尿病足女性患者A和一名例70岁右下肢静脉溃疡引发的慢性创面患者B,两人均存在足部溃疡经久不愈。 治疗方法:采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进行治疗 治疗结果:患者A治疗3周后足部溃疡基本愈合,可正常下地活动,随访6个月溃疡未复发;患者B治疗55天后伤口完全愈合。治疗后3周后溃疡创面基本愈合 12 小结 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干细胞是治疗糖尿病的具有前景的方法。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包括干细胞的来源以及如何提高干细胞的治疗效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多种给药载体不断被研发,如水凝胶和生物支架等。
相信未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干细胞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利剑!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2828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