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干细胞应用接连获重大突破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近日,干细胞应用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月20日,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一名2008年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毒的53岁男性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现已摆脱病毒感染。1月13日,日本京都大学 iPS 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的科学家们近期报告了临床级iPS细胞库可用于 40%的日本人口,这些iPSC细胞系已用于 10 多项临床试验。

《证券日报》干细胞应用接连获重大突破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3月2日《证券日报》发表了题为《干细胞应用接连获重大突破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的专题报道。

受上述消息刺激,二级市场上机构也加快了调研的步伐。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自2月20日以来,机构投资者密集调研了冠昊生物、我武生物、九芝堂等在干细胞领域有相关布局的上市公司。而在机构调研后,九芝堂在2月28日、3月1日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7%。

《证券日报》干细胞应用接连获重大突破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增殖、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起源细胞,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可用于组织器官的损伤修复和抗衰老,在促进人类健康和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关于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已经达到了7359项,中国有662项,占比9%,其中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204项,在国内的研究中占比33.2%。从全国各地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数量来看,北京市以18个排名居首,广东省、上海市分别以14个和12个位居第二位、第三位。

某细胞库临床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十几种干细胞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之前上市的用于肿瘤治疗的CAR-T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干细胞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疫情过后,前来咨询存储免疫细胞的客户群体有了明显的增加。”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的相关布局也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的干细胞应用近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九芝堂董秘韩辰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美科的缺血耐受人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顺利开展,临床一期试验全部病人已入组完成,入组受试人员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另外,干细胞商用化方面,北京美科在霍尔果斯中哈合作区内已建立了九芝堂-ALTACO干细胞国际医疗中心。”

我武生物在2月24日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表示,在干细胞及小分子药物领域,公司持续拓展干细胞产业链相关技术,例如自研培养基、自研保存液、自研培养箱、仿生理条件细胞培养等,目前已有治疗用干细胞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并制定了IND申报时间表。

冠昊生物在2月21日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也披露了公司干细胞领域的最新进展。冠昊生物表示,公司搭建的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上,涉及的业务包括自体软骨组织细胞移植技术、免疫细胞存储技术。公司建设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并通过药监局认证的人源细胞GMP生产车间,保障细胞生产存储的安全性。同时细胞在研的生物人工肝项目,目前正推进细胞工艺的药学研究和体外支持装置的医疗器械性能研究工作。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与多家医疗单位合作开展间充质干细胞科研合作,在“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治疗”方向上进行前期研究。

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的报道

《证券日报》干细胞应用接连获重大突破 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来到实验室,换好洁净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将培养基放在水浴锅中。半小时后,他开始处理细胞。显微镜下,细胞均匀分布,生长状态良好。消化传代后的细胞将用于为T细胞提供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武器,进而走向临床,最终成为第三代药物——细胞治疗药物。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细胞治疗在众多疾病特别是癌症、遗传疾病、传染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技术、政策、市场等驱动下,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极具潜力的新赛道。

细胞疗法,为疾病治疗提供新选择

细胞治疗是指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并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的细胞治疗方式为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免疫细胞治疗,一般是指在体外对某些类型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再回输人体内,使其表现出杀伤肿瘤细胞、清除病毒等功能。”张英驰说,干细胞疗法,则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从而修复病变细胞或再建正常的细胞组织。在临床上较常使用的干细胞种类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

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免疫调节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成为细胞治疗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细胞治疗的靶向性,也推动了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发展,出现了离体基因治疗和载体基因治疗。

张英驰举例说:“一些与造血系统相关的疾病,一般主要就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里面的一些基因发生了突变。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取出来,用基因编辑技术把突变的基因修复到正常的状态,然后再把它移植回去。这就是离体基因治疗。”

细胞疗法的出现,为一些传统疗法无效、难治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比如,由于个体差异,难以控制每例患者使用传统药物的最佳剂量。但在细胞治疗中,可应用合成生物学设计基因开关,控制药物的合成或释放。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进行动态调整及预后监测,以获得长期疗效。

竞相布局,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在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正在生产制作当中。

“细胞治疗产品和传统化学药物有很大不同。免疫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之后,它的活性受到患者年龄、用药史等因素的影响,从细胞采集、培养、基因修饰到再回输患者体内,进行临床治疗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个体化的。所以,一个患者对应一个批次产品,也就是需要个性化定制。”合源生物技术人员杨森说,整个过程中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耗材都是一次性的。

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细胞治疗产品具有技术迭代快、创新潜力大、临床依赖度高、产品可个性化定制等特点,不少国家竞相布局。

当前,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正进入快车道。据统计,到2022年初,全球经批准的细胞治疗产品共33款,包括12种免疫细胞产品和21种干细胞产品。

我国细胞治疗发展时间较短,但劲头十足。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都在大力发展细胞治疗产业。上海推出《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力争到2024年上海细胞治疗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去年,深圳接连发布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文件,将重点支持包括细胞治疗药物在内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以细胞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京津冀特色细胞谷高质量建设,围绕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创新动力核形成了“一核一带一圈”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体系,目前已集聚40余家细胞领域相关企业。

“我们大力推动大院大所与高成长型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天津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局副局长郑纯林说,“比如合源生物主要做免疫细胞疗法,如果从零起步,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合作,既能帮助企业快速突破关键技术门槛,也能助力研究所的前沿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据专家介绍,在细胞治疗技术的主要领域——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开展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细胞治疗市场空间将由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53%。预计未来10年将成为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快速增长期。

规范、扶持,推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细胞治疗领域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细胞治疗被认为是创新药领域研发的细分赛道。相关主管部门近两年出台了多份与细胞治疗产品有关的申报指导,推进相关产品的审评审批。国内细胞治疗产品从申报到生产各环节,获得较为明确的指引。各地政府也不断出台扶持、鼓励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和上市的相关政策。

目前,国内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成为全球研发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专家认为,作为新兴产业,细胞治疗产业仍面临不

信息来源:3月2日《证券日报》2月27日《人民日报》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zixun/hydt/2619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13:18
下一篇 2023-03-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400-915-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