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肌肤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可能。
干细胞技术的日益成熟,衍生了外泌体新一代技术的研究,外泌体是细胞培育过程中分泌的营养物质也是一切细胞因子的营养液,其因调节细胞生长和免疫应答等功能而被科学家应用于皮肤修复领域。
外泌体作为皮肤修复的利器,将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外泌体由双层卵磷脂膜包裹,直径约30-150nm。作为一种活细胞分泌的亚细胞成分,外泌体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细胞状态与功能的作用。
外泌体的结构模式
2013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2名美国科学家1名德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节机制。
诺奖委员会这样描述外泌体的重要性:“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层膜包被的膜囊泡,产生于称为多囊泡体的细胞外囊泡中,多囊泡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其最早是在1980年Pan等研究羊的网织红细胞时被发现,此后这些小囊泡被命名为"exosomes"。
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分泌的小型膜囊泡(直径30~150nm),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如血液、尿液、髓液等)和细胞培养液中。
外泌体的分泌过程
细胞通过内吞作用产生小囊泡→小囊泡融合形成早期胞内体→早期胞内体出芽→
形成含多个腔内小囊泡的多泡体→释放到细胞外
外泌体含核内体来源的蛋白质(如ESCRTs)、细胞内运输相关蛋白(如RabGTPase等)及细胞膜来源蛋白(如CD63, CD81等)等各种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蛋白和RNA,同时还含有分泌细胞膜来源和内体膜来源的脂质(如胆固醇和鞘磷脂等)。
干细胞会分泌包裹着各类细胞因子、信号分子的外泌体,传递给附近的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真皮细胞、表皮细胞等成员。 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参与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各个过程,通过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新生,调节免疫反应来促进创伤愈合与皮肤组织再生,为进一步实现无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外泌体可以影响多层皮肤,包括表皮(角质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 炎症细胞和毛囊),以及潜在的皮下组织(皮下脂肪) 2015年,Zhang等人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通过促进血管新生修复皮肤 第二,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能够抑制缺损皮肤中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聚集和瘢痕形成。 肌成纤维细胞是在皮肤损伤修复中起组织收缩作用的细胞,但是,肌成纤维细胞持续存在会引起创伤面过度收缩,导致増生性瘢痕。 2016年,科学研究发现外泌体中富含 microRNAs(microRNA-23a,microRNA-21等),其通过阻断TGF-β/SMAD2信号通路,抑制小鼠模型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
2016年,Fang等人发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抑制瘢痕形成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wmt/13777.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