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近日,国家药监局局长杨胜表示,“我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0%,医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在这股创新浪潮中,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作为备受瞩目的“明星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回顾过去四年,中国CGT首款产品获批迅速迈入产业加速期截至目前,已有9CGT药物正式上市,涵盖CAR-T干细胞和基因治疗三大核心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移植相关并发症,以及部分遗传性罕见病。

更值得关注的是,医保与商保机制也在同步破局:从不能报有机制,从全自费多元支付,高值疗法的可及性正悄然改变。这不仅意味着更多患者将真正受益,也标志着中国CGT正从科研突破走向体系接纳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全球坐标下的中国位置

放眼全球,CGT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ASGCTCiteline发布的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细胞、基因与RNA三类疗法均有新药获批,其中CAR-T仍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

美国依旧在审批速度和商业化路径上领先,但监管趋严。2024年底起,FDA要求所有CD19BCMACAR-T产品在说明书中增加“T细胞恶性肿瘤相关安全警示,并加强长期随访要求。这表明,全球监管正在从批得快转向批得稳

相较之下,中国在产品数量、审评效率和技术路径上均实现赶超:从仅有1CAR-T,到干细胞疗法、AAV基因疗法的陆续获批,中国CGT产业正在构建更完整的产品谱系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9款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已上市

截至20258月,中国已批准上市的CGT药物共计9款,覆盖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应用于多个高价值临床场景。下表为当前全部上市产品一览: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这些产品不仅在临床路径上实现了从01,也代表中国在CAR-T、干细胞、AAV递送系统等多个关键技术方向上的产业成熟度大幅提升。

支付机制正在重塑可及

以往细胞与基因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有效,但太贵。但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2025年初,国家医保局公布首批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涵盖121个创新产品,其中包括5CAR-T疗法。这意味着,高值疗法正在尝试通过商保先行、医保跟进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可持续的支付闭环。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也在尝试按疗效付费”“预付+返还等新型定价策略,例如复星凯特推出的达效后付款,以及针对干细胞药物睿铂生搭配的多地惠民保补偿计划。这些探索,为高值创新药的普及打下了现实基础。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面向未来的三个点观察

更广的适应症:从血液瘤迈向实体瘤与自身免疫

CLDN18.2GPC3BCMA-TCR等新靶点正加快推进,包括胃癌、肝癌、红斑狼疮等实体瘤/免疫病方向正在临床验证中。

生产技术革新:从定制走向标准化

自动化细胞制备、通用型CAR-TAllo-CAR-T)与mRNA递送系统,将成为下一阶段决定成本和可及性的关键变量。

监管与支付双轨优化

随着更多产品纳入优先审评”“附条件批准等通道,审评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医保-商保-患者自付比例的动态组合机制也在逐步形成。

我国9款CGT疗法上市:干细胞、基因各1款,CAR-T占7款,正为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展望

首款上市九款齐发,从临床突破体系接纳,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正处在加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01”的过程。接下来的问题不再是有没有,而是能不能普及”“可不可持续”“好不好用。而这些,正是中国CGT下一阶段需要用事实来回答的新命题。

可以预见,中国CGT产业将在资本、人才和市场的合力作用下持续繁荣,不仅服务本国患者,也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中国方案”。正如业内评价的那样,细胞与基因治疗将成为继小分子靶向药、单克隆抗体之后的新一代主流疗法,中国在这一历史机遇下有望实现从“引进消化”到“创新输出”的飞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疗法的上市和可及,曾经的“不治之症”将逐步被克服,CGT产业的黄金时代正加速到来。

信息来源:央视网、国家药监局药品批准公告、新华网、第一财经等媒体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zixun/hydt/4295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2022-07-28 13: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400-915-1630
Q Q:3121577
邮件:bill@gzxxtech.com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