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生物公布CAR-T治疗自免疾病临床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11月18日,驯鹿生物宣布,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已经正式接收该公司的BCMA CAR-T CT103A(伊基仑赛注射液)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IIT临床试验1期研究中期结果。根据驯鹿生物新闻稿介绍,该研究是全球首个CAR-T疗法在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复发/难治性NMOSD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初步证明了BCMA CAR-T疗法在NMOSD中的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持久的致病性抗体清除作用以及潜在的临床疗效,为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驯鹿生物公布CAR-T治疗自免疾病临床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伊基仑赛注射液是一种靶向BCMA的CAR-T创新候选产品。该候选产品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转染自体T细胞,CAR包含全人源scFv、CD8a铰链和跨膜、4-1BB共刺激和CD3ζ激活结构域。2022年6月,伊基仑赛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上市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今年8月,驯鹿生物宣布伊基仑赛注射液新增扩展适应症NMOSD的临床试验申请在中国获批。根据驯鹿生物早先新闻稿,这是全球第一个CAR-T在NMOSD疾病领域的IND获批。
本次,Nature子刊接收的研究为一项研究者发起的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旨在开放评价输注伊基仑赛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抗体介导的神经系统特发性炎症性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教授团队。
根据驯鹿生物新闻稿,该研究入组了浆细胞产生的AQP4抗体阳性的难治性NMOSD受试者,入组的受试者为至少使用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一年以上、但症状控制欠佳的患者。截至2022年3月20日,12例受试者接受了CT103A注射液回输,其中0.5×106 CAR-T细胞/kg剂量组3例受试者、爬坡阶段与扩展阶段1.0×10CAR-T细胞/kg剂量组分别3例和6例受试者接受了伊基仑赛注射液注射液CAR-T细胞回输。结果证明,伊基仑赛在复发/难治性NMOSD的治疗中初步表现出安全可控和潜在疗效。具体而言:
  • 安全性:在本研究剂量探索阶段中,6例剂量爬坡阶段受试者完成了28天的DLT访视,均未观察到方案预先规定的DLT(剂量限制性毒性)事件。所有12例受试者发生了1至2级的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所有12例受试者未发生任何ICAN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系统综合征)。相较于已在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研究中建立的安全性谱,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风险。
  • 有效性:中位随访5.5个月后,11例(92%)受试者未观察到NMOSD的复发相较于回输前,伊基仑赛普遍降低了NMOSD受试者的EDSS(扩展的残疾状态评分量表)评分,其中6例(50%)受试者视力改善、8例(67%)受试者行走能力改善、9例(75%)受试者直肠膀胱功能改善在其它生活质量量表与疼痛量表方面也观察到了相应的改善。
  • PK/PD:伊基仑赛细胞回输后在受试者体内均扩增良好,同时伴随血清AQP4抗体水平的明显下降并持续维持在极低水平。
据悉,除本次发表的研究结果外,驯鹿生物和研究者团队仍在持续探索伊基仑赛在治疗NMOSD中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伊基仑赛在治疗其他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
NMOSD是一种罕见的、终生的、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视神经和脊髓的炎性脱髓鞘及轴突损伤为特征,可致盲、瘫痪、大小便失禁。NMOSD首次发病见于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中位数年龄为39岁,亚裔人群较高加索人群高发。中国发病率约为0.41/10万,患病率约为3.31/10万。NMOSD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多数受试者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希望驯鹿生物这款伊基仑赛注射液后续临床试验顺利进行,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考资料:
[1]驯鹿生物在Nature子刊STTT(IF=38.1)发表全球首个BCMA-CART治疗自免疾病临床试验结果. Retrieved Nov 18 ,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ZYkV45c6gPIMfxFYB34w6A
[2]驯鹿生物伊基仑赛注射液新增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应症IND申请获批. Retrieved Aug 20 ,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mxrnh9a5LWIDdx-ps0lrdQ

  来源:药明康德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zixun/hydt/2230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9 16:54
下一篇 2022-11-30 09: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400-915-1630